首屆「立橋杯」搭建文學之橋 點燃青年創作星火

09-01,2025

2025年8月26日,由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主辦、立橋人壽贊助的2025年第一屆「立橋盃」徵文比賽頒獎典禮於在香港珠海學院3號演講廳圓滿結束。該比賽旨在為全港中學生提供展現寫作才華之平台,培養青年學子對中文寫作之興趣與能力,並對優秀作品予以嘉許,為青少年搭建通往未來的橋樑,助其追尋夢想。

「立橋」二字寓意深遠,秉承橋樑的服務精神—立足於艱難險阻之處,為他人點亮希望之光,助其跨越困境,通往彼岸。本屆比賽主題為《通往_____的橋》,鼓勵青少年將內心情感與外界人事物連結,透過思考與探索,尋覓人生方向。

比賽反應熱烈,共收到超過150份參賽作品,主題豐富多元,如〈通往文明的橋〉、〈通往回憶的橋〉、〈通往未來的橋〉等,質量上乘,佳作紛陳。參賽同學來自全港多所中學,包括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中華基督教會馮梁結紀念中學、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天主教南華中學、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將軍澳香島中學、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聖公會基孝中學、路德會呂祥光中學、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順利天主教中學、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香港鄧鏡波書院及馬鞍山聖若瑟中學等。

香港珠海學院署理校長張珍女士衷心感謝立橋人壽對活動的熱心贊助,支持促進了創意與學術、校園與社會的緊密連結。同時,她感謝評審委員的專業擔當,以及老師和家長的悉心栽培與默默守護。今日的舞台不僅屬於得獎者,更屬於每一位勇於提筆的學生,因為勇於表達便是跨出追夢的第一步。立橋人壽保險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李滿能先生表示,非常榮幸能夠支持此次「立橋盃」徵文比賽,見證青年學子們的創意與才華綻放。他希望通過贊助此類文化和教育活動,激勵更多年輕人勇於追夢,培養持續學習和創新的精神,為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文學與社會科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署理系主任馮錦榮教授鼓勵同學繼續保持對文字創作的熱愛,並表示本校中文系的本科課程 (中文文藝創作 (榮譽) 文學士學位課程) 和碩士課程 (文化創意與中文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將助力大家在文學道路上的未來發展。

張珍署理校長向立橋人壽保險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李滿能先生贈送紀念品,以表謝意。

本次比賽評審團陣容鼎盛,包括多位文學界權威: 周蜜蜜 (作家、編劇,香港女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何佳霖 (詩人、作家,香港女作家協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梅真 (作家、華語樂壇填詞人,生態文學批評家,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副教授,香港作家聯會會員,香港女作家協會副主席)、 楊明 (臺灣作家,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俞松青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講師,香港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博士)。

評審團專家及嘉賓亦分享了各自的創作經驗,並肯定同學們的優秀表現。周蜜蜜主席代表評審專家,向獲獎的同學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她感慨地說:「站在這個講台上,我仿佛看見了一片璀璨的星空。你們用文字編織的每個篇章、每段感悟,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照亮了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

何佳霖會長提出創作的四重境界:首先,生活體驗是創作者與世界的直接接觸,需保持孩童般的感官,讓每個感官都向世界敞開;其次,情感體驗是將生活素材轉化為個人獨特印記的關鍵過程,需要勇於深入記憶的角落,觸碰那些流血的傷口;最後,技巧訓練必不可少,最終達到「無招勝有招」的至高境界。

梅真副教授分享了她寫作第一首歌的經驗,她說要將平日的喜怒哀樂儲存在記憶銀行中,待寫作時提取,這樣的感受會因沈澱而更加深刻。台灣作家、香港珠海學院中文系副教授楊明老師也表示,寫作是陪伴自己成長、審視內心的絕佳途徑,並祝賀同學們已具備這項能力。

在互動環節中,多位參賽者分享了作品創作的靈感,並就寫作過程中的困難向評審老師提問。針對同學們關於創作經驗的提問,楊明副教授建議大家隨手記錄想法,這些筆記將成為未來寫作的重要素材。她強調,「多讀多寫」雖是老生常談,卻是經過實踐證明最有效的寫作方法。

俞松青博士則表示,今年參賽作品整體水平令人驚喜,題材豐富且構思精妙。與常規限時考試不同,本次徵文比賽給予選手充分的創作時間,使他們能反覆推敲作品,用語和措辭均超出評審的預期。

第一屆是開端,亦是約定。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重視文藝創作,持續開拓寫作與人文實踐的平台,推動中文學術與創作的傳承與創新,讓更多青少年能夠因寫作而看見世界,亦讓世界因他們的文字而更見光亮。

 一等獎得主將軍澳香島中學傅敏之同學。 (香島中學代表代領)

 二等獎得主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趙芷穎同學。

 二等獎得主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黎紫茵同學。

 三等獎得主將軍澳香島中學洪澤凱同學。(香島中學代表代領)

專題專欄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Hong Kong Chu Hai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香港新界屯門青山公路青山灣段80號 |電話: (852) 2972 7200 |傳真: (852) 2972 7367 |電郵: info@chuhai.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