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简体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version.
《「文明對話」首屆檳城論壇:「一帶一路」與東南亞》
(由右至左)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右)、本校俞肇熊副校長(中)、中國文學系周正偉副教授(左)應邀出席大會
《「文明對話」首屆檳城論壇:「一帶一路」與東南亞》由新加坡炎黃國際文化協會、香港亞太二十一學會及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聯合舉辦,於2017年3月24至28日在檳城實達SPICE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校俞肇熊副校長、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中國文學系周正偉副教授應邀出席大會。
會議在3月24日上午開幕,由各主辦單位代表致詞,馬來西亞檳城州首席部長林冠英首長親臨大會致開幕詞,並表示對大會的重視和支持。與會學者專家,分別來自香港、內地、台灣、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老撾、菲律賓、越南、加拿大、美國、英國等地,和主辦、協辦單位、傳媒代表、各地嘉賓等達500餘人出席會議。
會議分兩天舉行,包括兩場主題講演、十場分組會議。專家學者根據大會的議題:一、「一帶一路」:戰略與策略構想;二:「一帶一路」中國與東南亞;三:「一帶一路」與東南亞;四:「一帶一路」文化的融合與創新,發表共49篇學術論文。本校俞副校長發表論文題為:〈中澳貿易投資發展現狀及展望〉;陳所長發表論文題為:〈東南亞與一帶一路戰略〉;周副教授主持第二組會議。
本次會議主辦單位希望藉此機會,提供一個學術交流平台,探討「一帶一路」在東南亞國家與中國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在各個層面上提出觀點和意見,共同尋找發展的方向。是次活動得到檳城政府支持,當地光華日報更全程採訪及會後詳盡報導。會議得到圓滿結束,主辦單位希望延續成果,明年繼續舉辦,各與會者也樂觀其成。
中評社檳城3月28日電(記者 范穎薇)“檳城首屆文明對話論壇:一帶一路與東南亞”國際研討會於3月25日至26日在檳城湖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中評社為合作媒體之一。香港珠海學院經濟學講座教授俞肇熊在論壇上表示,中澳經濟在結構上存在很強的互補性,中澳簽訂自貿協定將會給兩國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給雙方經貿合作提供了巨大空間,中澳自貿協定有利於進一步深化雙邊經貿關係,實現互利共贏。
香港珠海學院經濟學講座教授俞肇熊(中評社 范穎薇攝)
俞肇熊表示,進入21世紀以來,中澳貿易投資發展迅速。澳大利亞已經成為中國第七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投資目的地,而中國也已經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國。但俞肇熊也坦承,中澳兩國貿易投資合作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如市場准入受到限制、資訊溝通存在不暢、投資主體過於單一、投資領域過度集中等。
對此,俞肇熊提出四點政策建議。詳情見:http://www.CRNTT.com